哲学咨询与心理咨询的主要区别
  • 简介
  • 师资
  • 课程


1、专业要求不同

 

除了基本的素质要求,哲学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还有各自的特殊素质要求。哲学咨询师必须受过哲学学科的理论和思辨训练,能够觉察来访者不和逻辑的思维方式、洞察问题的实质;必须具备丰富的哲学理论知识、对人生观、价值观、生命观等有完善的认知体系,能够帮助来访者扩大视野、超越现状。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和经过专业训练,有通过脑影像技术对人体神经系统检查的相关知识能力,以及坚实的神经病理学知识和心理测量技能。

 

2、适用对象不同

 

哲学咨询是“给健全人的服务”,适用于“好奇的、善于推想的、沉思的、分析的,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”的人。彼得·拉伯认为某些精神疾病并非大脑出现问题,而是个人的精神叙事出现问题,如妄想型精神分裂症、抑郁症等也适用于哲学咨询,那些因器质性问题而需要生物学或医学手段介入的精神病人,则不适用于哲学咨询。

 

哲学咨询的对象除了他人、团体之外还可以是自己,例如哲学经典的选读、哲理名言的顿悟等,都可以看做是哲学自助的方式。

 

3、咨访关系不同


哲学咨询和心理咨询的咨访关系不同。哲学咨询师与来访者在对话场景中是平等的关系,他们撇开各自身份地位和社会关系,进行自由开放的交流,当事人都是独立的个体,在交谈中相互学习、澄清、觉察和超越,各自保持自己的主体性,他们之间是互为主体的关系。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是主导与被主导、给予与被给予的关系。

 

4、方法手段不同

 

哲学咨询和心理咨询都以对话交谈为主,但哲学咨询有开放性对话、自我对话和文本对话等形式,而心理咨询多用开放性对话,还经常采取一些技术性分方法(比如催眠),有时甚至需要药物和器械辅助。

 

5、价值原则不同

 

哲学咨询遵循价值引领的原则。哲学咨询师虽然不会吧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来访者,但他有自身的价值定位、价值选择和价值系统,在交谈的过程中,通过引领鼓励来访者建立新的价值体系以解决存在的问题。心理咨询则奉行价值中立原则。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价值观不做评判和干涉。当然,对于一些价值观还未定型的未成年人、或者反社会的、边缘性的价值观、特别是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观,价值中立原则不一定能彻底贯彻。

 

6、面对问题不同

 

哲学咨询主要处理三类问题:由于思想观念冲突引起的困惑矛盾,非器质性病变而由精神问题导致的精神性疾病,思维方式问题,这些问题大多具有普遍性,可以在公开场合讨论。心理咨询主要处理的问题:认知问题、适应和发展问题、人格行为障碍、神经症、心理变态等,这些问题大多具有特殊性,还涉及个人隐私,必须遵循保密原则。

 

7、关注目标不同

 

哲学咨询不关注来访者的过去经验,而注重帮助来访者对困惑进行现实思考,从而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。哲学咨询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,不替来访者做出选择。哲学咨询注重问题的缓解和预防的复发。

 

心理咨询通常非常关注来访者过去的经验,力图从过去寻找病因,并对症下药,通过诊断和治疗来解决来访者的具体问题。

 

哲学咨询面向未来注重咨询效果的长久性、来访者的超越性和自愈性。心理咨询追溯过去注重咨询效果的时效性,来访者的补救措施,愈后复发的几率很大。


咨询  

13911829320

在线客服